時間:2019-12-12瀏覽: 次作者:管理員來源:鹽阜大眾報
返回列表——市區內環高架快速路網三期工程建設紀實
高架是一張交通名片,更是一個地方的對外形象、發展環境。作為連通老城區與機場最便捷的交通走廊——市區內環高架快速路網三期工程黃海路東延(機場線)高架橋,于11月30日下午率先貫通。該段高架的通車,在為市民提供交通方便,給鹽阜大地平添一道亮麗風景的同時,也為市區高架三期、鹽徐高鐵實現全面開通奏響序曲。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機場線從今年1月正式施工至今,耗時11個月。而于12月13日全面貫通的三期工程耗時僅用16個月。通車后,市區高架里程達90公里,合圍面積約90平方公里,市民由主城區內任意一點出發,都可在15分鐘內進入城市外圍高速公路環線,基本實現市區“高快一體化”。
在市委“產業強市、生態立市、富民興市”戰略指引下,走好“兩海兩綠”路徑,各項工作穩中有進、穩中快進、穩重優進,鹽城成為“長三角城市群”中一顆璀璨明珠。市區內環高架快速路網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策應國家戰略,建設“強富美高”新鹽城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我市有史以來自籌資金建設體量最大、難度最高、技術最復雜的城建交通項目。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強市區各大組團間的聯系,帶動城市河東區域的經濟開發,實現城市的均衡、快速發展。
市區內環高架快速路網工程于2009年開始前期論證,2010年進行方案設計,總體布局為內部成網,通過連接周邊高速環線互通的外向射線實現“內聯外通”。在項目決策、實施過程中,得到各級領導、廣大群眾的積極支持和廣泛參與。2016年底,二期工程建成通車,快速路網里程合計57公里,初步構成大市區“一環五射”內環高架快速路網,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提升了城市整體形象,受到社會各界普遍贊譽。
高架三期工程,本著“完善路網、提高功能”原則進行規劃,充分考慮到新建鹽城綜合客運樞紐、南洋國際機場擴建、大豐撤市設區等新情況,適應城市快速交通新需求,對現狀高架快速路網進行完善和加密。
高架三期工程全長近33公里,采用以高架為主的“高架+隧道”組合形式,除少量特殊路段外全部為現澆箱梁結構,主線寬25米,高架和地面輔道均雙向六車道。全線包含1處隧道、3個樞紐、1個節點改造(鹽靖高速鹽城西互通)、16對上下匝道、8個主線出入口。項目于2017年底開工建設,計劃工期24個月。
與前兩期工程全部由政府主導不同,三期工程采用PPP模式建設,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組建、多方參股的中交鹽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施工建設。這也是鹽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首個采用PPP模式的大型工程項目。
引人關注的是,三期工程建成后,將與一期二期形成“日”字形,外加8條射線構成快速路網,快速連接外環高速出口、客運樞紐、空港,實現大市區高速公路環線與市區快速路網的高快一體化。中交一公局五公司東環二分部總工程師于華說:“未來,市民坐飛機、乘高鐵都將‘一步直達’。”
然而,實現“一步直達”并非易事。中交一公局集團鹽城市快速路網三期工程H標項目經理部副經理吳丹丹,負責黃海路東延工程建設,在他看來,前期施工如同“考古發掘”一樣困難重重。
“由于歷史原因,黃海路下面埋有大量民用、國防光纜以及居民生活排污管網,施工中稍有不慎就會給相關部門或單位造成損失。”談及工程難度,吳丹丹說,最大的問題是工期緊。黃海路東延工程僅箱梁體量就有80000立方米,比普通現澆箱梁多4倍。因此,所有施工人員得每天搶工期。
不光是黃海路,總長755米、需要下穿建軍路與朝陽河的東環路隧道,同樣困難重重。鹽城地下水位比較高,東環路隧道暗埋段土質主要為淤泥質粉質黏土,降水困難,導致工程進展曾一度遲緩。為保證施工,施工方調運3臺專業機器設備,利用雙軸攪拌樁地基加固技術,對作業面進行處理。東環路隧道施工項目的經理助理楊曉帥說,加固區長256米,寬30.5米,面積之大十分罕見。
凡事標準先行,嚴格執行規范標準。為了大力推進施工場站建設標準化、施工管理標準化、施工工藝標準化,建設單位不斷推行工廠化管理,使用數控設備、工業機器人等先進設備,提高構件質量,減少人為事故。施工管理標準化,包括施工班組標準化、安全管理標準化、內業管理標準化;開展新工藝、新工法研究,嚴格執行“首件工程認可制度”,鼓勵各施工監理單位進行科研創新,開展質量控制小組攻關。項目中,兩項質量控制攻關成果在省市政工程協會評比中獲一等獎,一項獲國家市政工程協會評比一等獎,為品質工程示范奠定堅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施工期間正值創文,建設單位堅持綠色施工,盡可能降低對附近居民及企業日常生產生活造成影響,每天安排保潔人員確保施工圍擋和通車道路的清潔衛生,并在環境敏感點、重要交叉路口安裝空氣自動檢測儀7部,實時檢測。此外,因泥漿管道鋪設需經過農田,為了不破壞農作物,施工方特地重新鋪設排水溝,并給村民修建通行便道。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工程施工兩年來,在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單位積極支持配合下,市高架辦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確保揚子杯,力爭魯班獎”目標,堅持質量為本、安全第一原則,借鑒內環高架一、二期工程的成功經驗,結合PPP建設特點,摸索新模式下的監管方法,立足品質工程示范創建,督促建設單位從精細化、規范化入手狠抓現場管理,取得豐碩成果。
今年6月,省交通運輸廳印發《省交通運輸廳關于印發第二批省級公路水運品質工程示范創建項目名單的通知》,全省11個項目列入名單,其中就包括內環高架快速路網三期工程,是我市唯一項目。
搶晴天,戰雨天,倒排工期,晝夜奮戰……汗水、勞累,在此刻化為燦爛的笑容;時間、空間,從此不再那么遙遠。回望兩年來的建設歷程,我們看到的是眾志成城與不言放棄,看到的是協同作戰與上下齊心,筑就成民生之路、發展之路、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