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5瀏覽: 次作者:左穎男、沈悅來源:綠陽集團
返回列表溫暖的風吹綠了柳樹,吹紅了桃花,所有人都陶醉在這美景中時,有人依然辛勤地忙碌著,正是這些人用堅持、用汗水一點一滴匯聚成推動綠陽集團發展的堅實力量。
夏季是園林綠化任務最重的季節,天還未亮,寧鹽公路公司的王永建便開始一天的忙碌了。
在范公路南延綠化項目施工現場,王永建正在給新栽的小苗澆水。
“隨著氣溫回暖,各類苗木逐漸進入生長期,對水分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這一車水是12噸,1天大約要澆8車”,王永建甩了甩微酸的手臂,一車水澆完后,他麻利地關閉設備、收拾水管,迅速投入到其他施工環節中。
王永建從事綠化工作已經20多年了,長年累月的日曬雨淋,使他的皮膚變得黝黑、臉頰爬滿皺紋,看起來比同齡人蒼老得多,自從春節假期結束以來,這已經是他連續在工地的第105天。
他帶領團隊承擔的綠化養護項目多達40個,總面積超600畝,相當于56個足球場。十年如一日,他用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對綠化事業的熱愛。
有一類人,他們專業、標準、事無巨細,每天在平凡的崗位上,重復著單調的工作流程,為廣大業主提供優質的服務,郭乃鵬就是其中的一員,95后的他是的交投物業一名工程維保員。
每天他都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來到自己的工作崗位——黃海濕地博物館,開始日復一日的工作,他必須在開館前完成博物館內配電房、發電機房、冷凍機房、消防室等重點區域的巡查、調試并做好記錄,確保博物館設備設施正常運行。
監控中心也是他每天必去查看的地方,在這里各個機組的運行狀態、各區域現場狀況全都一覽無余,哪里出現問題都能及時作出反應。
緊鄰博物館的國際會議中心經常召開大型會議或舉辦活動,每當人手不夠的時候,他都會主動支援,“我就是一塊磚,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郭乃鵬一邊檢查國際會議中心衛生間水龍頭出水情況一邊說道,“不管是重大設施設備檢修還是水龍頭檢查,都是我的工作,工作不分大小,都要用嚴謹的態度認真對待。”
據他介紹,黃海濕地博物館于2021年12月底建成,項目占地面積22公頃,目前共有物業人員66人,涉及服務有:保安,保潔,客服,工程維保,監控。從運營以來,一直秉承安全生產,服務至上的服務宗旨,一度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氣溫逐漸升高,建筑工地也是一派熱火朝天,在高鐵商務區C5項目施工現場,有一位來自重慶的工人,他叫張昌圣,今年49歲,在工地上干著腳手架搭設及拆卸的工作。
這個活兒需要持證上崗,工作強度大,還需要高空作業,一把電動扳手和一條安全繩就是他全部的工具。
看著很是靦腆的他,干起活兒來干凈利落,依靠自己嫻熟的技術,一個個緊固件紛紛拆卸落地,4米多長的鋼管也被他用雙手穩穩地接住。
腳踩著鋼管,身后系著安全繩,手上動作不停地拆卸緊固件,他像是高空作業的“蜘蛛俠”。
“我是去年8月來這里務工的,其實還挺舍不得孩子的”,提到自己的一兒一女,他滿臉笑意,“孩子在重慶老家上學,想到能給他們掙學費,培養他們成才,我苦點累點無所謂。”
據悉,高鐵商務區項目共八個地塊,其中C5地塊1號樓為交投集團辦公大樓。該項目依托鹽城高鐵樞紐區位優勢,建成后將作為城市發展新地標,成為接軌上海、融入上海的開放平臺,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前沿陣地。
作為城市建設者,他們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付出詮釋著對不同職業的忠誠與擔當。他們堅守一線,揮灑汗水,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綠陽集團才得以發展,社會才得以進步,他們平凡而堅毅的身影構成了城市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